跨越烽火与高原:两位老兵的岁月守望

 人参与 | 时间:2025-09-10 03:27:03

2018年,烽火复旦国务学院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三步目标:到2025年,政治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阵营。

这为后来复旦政治学大发展乃至大政治学学科格局打下基础,高原两开创了复旦政治学国内、国际政治研究紧密结合的独特学术风格。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简称国务学院)教授、位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23年学术贡献奖获得者孙关宏,位老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许征,以及来自全国兄弟院校和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外国院校的领导和代表,来自世界各地的院友,关心、支持复旦政治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教师和学院师生等出席。

跨越烽火与高原:两位老兵的岁月守望

1945年,岁月守望复旦政治学教授梅汝璈就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岁月守望全程参与东京审判,维护了民族尊严,使战犯受到应有惩罚……1940年的5月27日,日机轰炸北碚,孙寒冰与在场的6位学生不幸遇难,年仅37岁1949年,政治系参加革命工作同学合影建国初期,百废待举。立志为穷人摆脱贫困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他,烽火在殖民地理论、帝国主义理论和南北经济关系研究领域建树颇丰。政治学研究与方法工作坊连续举办了10届,高原两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知名政治学者参与。

跨越烽火与高原:两位老兵的岁月守望

曹沛霖通过主持翻译《比较政治学》等项目,位老曹沛霖在比较政治制度、位老中国政治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研究,主持翻译的《比较政治学》影响几代政治学人。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岁月守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岁月守望中国高教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院长陈岳,政治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徐勇,北大-复旦-吉大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单位代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周光辉,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1986级本科生、1992级硕士研究生、1995级博士研究生院友徐勇致辞。

跨越烽火与高原:两位老兵的岁月守望

陈明明教授的《马克思主义政府原理的中国逻辑》,烽火刘建军教授编著的《政治逻辑:烽火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学》,李瑞昌教授编著的《行政逻辑》,潘忠岐教授编著的《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唐亚林教授撰写的《政党治理的逻辑: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郭定平教授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陈周旺、汪仕凯教授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成果,陈志敏、苏长和、张骥、郑宇、薄燕、沈逸等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理论的研究等等,体现了新一代复旦政治学人、公共管理学人、国际关系学人在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的新思考、新探索。

复旦政治学系一分为二,高原两各处沪渝两地,师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投身革命事业。复旦政治学系一分为二,位老各处沪渝两地,师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投身革命事业。

熊易寒主编《城市治理的范式创新:岁月守望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岁月守望为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上海样本……熊易寒教授主编的《城市治理的范式创新: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新书发布会扎根中国,亦联通世界。2018年起,烽火复旦大学与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联合设立荣昶学者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烽火培养富有学术潜力、乐于代表中国长期投身全球治理的优秀学生,通过荣昶学者-荣昶高级学者-荣昶优秀学者的渐进式培养,形成支撑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专业人才蓄水池。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高原两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两项赛事面向全世界青年,位老鼓励他们探讨全球治理问题,进行人文交流,已成为青年参与全球治理领域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

顶: 8踩: 833